耳坠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耳坠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IPO重启传闻再起分析称初期以小盘股为主

发布时间:2021-01-07 20:32:25 阅读: 来源:耳坠厂家

[和讯网编者注] 牛年伊始,市场走出了一波大牛行情,IPO重启的脚步越来越近,已经过会但仍未发行的个股有33家,仍在焦急的等待,IPO重启,如何最低限度的不影响到市场的正常运行,目前成了监管者、投资者、等待IPO企业共同关心的课题。

===本文焦点===

[传闻再起] IPO重启传闻再起 分析称初期以小盘股为主

[市场影响] IPO重启动猜想:中小企业IPO→创业板推出→大盘股IPO

[迹象表明] 中小企业转投创业板‖创业板IPO实施或已临近

[小心防托] IPO现股托 20家公司申报上限价格高于正常水平

IPO重启传闻再起 分析称初期以小盘股为主

“你今天排队了吗?”这句曾经在银行里最流行的问好语,现在来到了证券市场。据WIND统计,从去年1月至今,已经过会但仍未发行的个股有33家,而仍在资本市场里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则达数百家。最近,已经关闸近5个月的IPO即将重启传闻再起,这些排队企业也开始蠢蠢欲动。   有市场人士担心,IPO重启或会拖累大盘下移,但也有分析人士则认为,最快启动IPO的将会是小盘股,给市场带来的资金压力并不大,只要完善市场制度和发行制度,IPO重启对大盘影响不大。

“市场IPO即将重启。”“中国建筑、光大证券、招商证券有望登陆A股。”最近,A股市场IPO重启的传闻又悄悄潜入市场。2月5日,再度传出有新股发行的当天,沪深两市午盘出现大跳水,沪指原本上涨近2%,突然出现大量抛盘,指数跳水66.88点,尾盘略有回升,当天成为春节后首日绿盘收市的交易日。

IPO近期开闸无悬念

自去年9月26日华昌化工登陆A股市场后,由于管理层担心市场扩容将影响市场稳定,A股市场的大门开始紧闭。同时,已经过会的几十家企业,也被“冻结”上市程序,包括最近传闻即将登陆的大盘股中国建筑等企业。

IPO大门关闭并没有为市场立起定海神针,大盘依然持续下移,直到沪指在1个月后创下了本轮熊市以来的最低点1664点后,在政府4万亿的投资项目下,拉动市场逐步向上。至今,IPO已经暂停近5个月。随着近期市场回暖,IPO重启话题再度在市场中流传。

银河证券研究员刘毅铭认为,在去年下半年,由于市场表现恶劣,A股市场融资功能暂时丧失,但目前市场已经出现“活力效应”,市场回暖、资金回流、信心有所恢复,舆论导向也在为IPO重启做铺垫,使投资者已经有心理准备,因此“IPO开闸是肯定的,只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开闸而已”。平安证券研究员蔡大贵也表示:“市场从来都如此。市场好的时候,IPO就增多,企业都希望能高价发行。”

资金压力相对有限

IPO重启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重启可能对市场带来的压力则使得众多市场人士颇为担忧,担心目前市场仍处于疲弱状态,IPO重启将会瞬间击垮目前正处于积极上攻的动力。有市场人士担心,这次如果IPO重启,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可能使大盘直接触碰本轮上涨的“天花板”。平安证券研究员蔡大贵则认为,最近IPO重启不会拖累大盘表现:“100个中小企业个股也顶不上1个中国石油(601857)!”他认为,中小企业上市规模一般流通股本为1亿股左右,只要不是大盘股IPO,对大盘影响不大。

刘毅铭也认为,如果以创业板或中小企业开启IPO大闸,对市场的资金压力并不大。“中小板首批登陆仅8只个股,如果以创业板的推出来开启IPO大闸,首批上市个股也会控制在10~20只个股的规模。”他解释到,如果按照每只个股的流通股本1~2亿股计算,首批IPO的资金压力也不大,进入市场的流通股为10亿~40亿股。“首批进场的流通股数不会超过50亿股”。如果不是创业板,IPO重启相信也是以小盘股为主,管理层将控制发行规模,而且会选择优质企业,以目前市场状态来看,发行价格也不会过高,因此对市场的压力不会太大。(信息时报)

IPO重启动猜想

目前,市场信心依然脆弱,视“大小非”为洪水猛兽,谈IPO色变。但作为市场天生的造血功能,IPO不可能长期处于“暂停”状态。假如A股市场的IPO重启,将以什么形式出现?业内分析人士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猜想一

中小企业IPO→创业板推出→大盘股IPO

“2009年的市场开放肯定是偏向中小企业的。”平安证券研究员蔡大贵预测,最近IPO重启将从中小企业新股发行找到突破口,随后是创业板的推出,等市场比较稳定时,最后才是中国建筑、农业银行等大盘股的登陆。

蔡大贵表示,管理层会控制IPO的节奏,不希望看到大盘股的发行拖累了大盘的表现。但在他眼里,即使如中国石油(601857)这样的大盘股也不构成大盘下跌的根本因素。他认为,市场IPO是一种常态,并不需要去讨论什么时候要重启IPO、什么时候该推出创业板,而应该讨论如何去做的问题。“市场的规范性、公平性比IPO重要得多,市场规则不完善,无论何时IPO还是会拖累市场的。”

担忧:

市场制度的不完善成为蔡大贵的担忧之一,他认为IPO的过程、结果是否公正、合法、能满足市场需求很重要。“有部分企业并不符合上市的要求,经过包装后登陆市场,目的是为了圈钱。”蔡大贵认为,IPO重启、创业板推出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拯救濒临破产的企业,而是为了投资,使企业更好发展、投资者获得利润。

据悉,现在排队申请上市的企业有几百家,其中有部分企业因为缺钱,希望通过登陆A股市场获得投资资金的。以蔡大贵的观点,这些以圈钱为目的,能力、技术均未达标的企业,无论何时IPO,都会对市场有负面影响。

猜想二

IPO重启之时即创业板推出之日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有关改革新股发行制度的消息和言论不绝于耳。至今,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仍在征询意见之中。今年1月份,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监管部门正在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预期2009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有实质性突破。新制度面世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IPO重启将成为创业板推出的契机,也成为改变新股发行制度的契机。”银河证券研究员刘毅铭认为,最近IPO重启或许就是发行方式变更后的首次亮相,有可能IPO重启意味着创业板的推出。他认为,新的发行制度加入了退市的问题,如果是业绩不好的企业上市为了圈钱,最终面临退市的结局,同时,好的企业也可以继续登陆A股市场。“经常有新鲜血液补充,市场就会持续走好。”刘毅铭预计,在创业板推出后,市场逐步走向稳定,管理层将批准大盘股进入。

据悉,证监会将在股票发行的审批、定价和发售方式等三方面进行系统的创新和改革。刘毅铭认为,建立公平性、实现市场化,建立保荐人负责制,将可以避免如中国石油(601857)使投资者“很受伤”的情况。

担忧:

假如推出新的发行制度,建立退出机制,“壳资源”不再像目前一样走俏。“现在一到年底,业绩不好的个股,尤其是ST板块个股经常被爆炒,风险非常大。”刘毅铭告诉记者,有部分个股被借壳后,业绩依然不好,只是换了报表,结果是反复被“ST”。

“如果IPO重企还是按照原来的规则,则对市场造成冲击。”他认为,如果目前的制度不改变,一旦有大盘股进入市场,依然会对市场“抽血”,市场信心又会丧失。

【来源:信息时报】

中小企业转投创业板

2月5日,“最近证监会开始接受券商材料,不排除在本月15日至两会前启动IPO,光大证券、招商证券、中国建筑等大盘股有望登陆A股”的坊间传言不期而至。   经不起推敲的传言注定难以持续传播。

2月6日,资深投行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技术上考虑,传言中指出本月15日至两会前,管理层会重启IPO的说法显然没有依据。

中信证券(600030)投行部一位高层指出,目前任何一家企业启动IPO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向证监会及投资者提交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及年度报告。

“对于光大证券、招商证券、中国建筑这些大公司来说,由于春节长假的耽搁,本月15日至两会前,显然较难向公众提交经审计的年度报告。如果不能提交,这些公司又何以启动IPO发行呢?”该高层指出。

主板IPO并未重启

2月5日午后,受前述的传言影响,原本一度上涨了30多点的上证指数突然跳水,大量抛盘纷纷涌出。收盘时,上证指数失守2100点,最终收于2098点,下跌9.73点,成为开年后首度以绿盘收市的交易日。

“IPO重启对市场人气构成较大打击。由于本轮行情主要受资金推动,若新股重启,扩容压力料对市场资金面构成短线压力。”采访中,券商研究所的策略研究员多数选择如此解释当日股指出现的震荡行情。

分析人士指出,管理层之所以在过去近5个月里暂停给已“过会”企业发上市批文,干预IPO市场,原因是市场已处于极度弱势状态,如果继续扩容,恐不利市场稳定。

“这真是一个很无奈的话题。”2月6日,深圳一大型券商投行部高层感叹,中国证券市场成立20多年来,几乎每一次熊市来临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扩容会给市场带来压力的声音。

“实际上,市场的扩容绝对不是股指下跌的根本原因。对于一个正常的资本市场来说,融资是最基本的功能。因此,IPO放行才是常态,绝不能过分夸大IPO对市场的压力。”他说。

事实上,自去年9月26日华昌化工(002274.SZ)上市后,A股IPO闸门已紧锁了近5个月。当时,上证综指处于2300点左右,IPO停滞并没有阻止股指的下跌,之后不到两个月里,上证综指滑落至1664点。

“不过,目前的市场,管理层很难不考虑市场的心理。”2月6日,与本报记者交流时,接近管理层的人士说,弱市中任何中性的信息都容易被解读为负面。

因此,该人士认为,短时间内,管理层对IPO市场,特别是大盘股IPO 的调控可能还会继续。

2月6日,上证指数走出了节后最大涨幅行情,收于2181点,上涨了83.22点,涨幅近4%。

“很明显,市场受扩容压力的影响还是很大。”上述接近管理层的人士指出,如果创业板开启后,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相当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主板市场的IPO何时能够重启问题,可能将更难以预测。

“转投”的机会成本

“考虑到主板市场以及中小板市场的IPO仍没有明确的信息,我们正在考虑是否要等待即将开闸的创业板市场。”2月6日,北京一家高科技企业的负责人如此表示。

其介绍,该企业原本近期准备向证监会发行部申报中小板上市的IPO材料。但伴随着目前创业板即将开闸,该企业动摇了继续在中小板上市排队中苦苦等待的决心。

“假设我们现在报材料,以目前的排队情况,如果中小板IPO上半年还不能及时破题的话,我们的上市计划明显要大大推后。相反,现在创业板市场还没有开始排队,以我们目前的资质,应该同样符合创业板上市的条件。一旦能争取到首批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明显可得到提高。”

事实上,面对创业板市场即将出炉的倒逼,部分已经在去年四季度向证监会上报上市材料的中小企业,同样在考虑如何转投创业板市场的问题。

“毕竟,能够率先拿到钱,并成为上市公司是关键。至于说在哪个板块(上市),现在看并不是那么重要了。”浙江宁波一家已上报材料的拟上市企业的高层说。

对此,深圳上述大型券商投行部高层指出,作为中介机构,对于待上市中小企业“转投”创业板的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创业板与中小板市场尽管都是服务于中小企业,但是两个板块仍然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和特性。如果一个企业有长远打算,中小板市场不管是从融资能力还是上市规范方面,都要比即将开闸的创业板强。毕竟,中小板市场仍属于主板市场,而创业板则属于相对低层次的市场。”该高层认为。

另外一方面,该高层认为,由于中小板企业的融资额并不大,一旦主板市场IPO重启,中小板已过会企业应是率先发行的首选对象。

再者,相较大盘股来说,中小板企业的发行周期较短,只要主板市场IPO重启,中小板市场的发行目前出现的“塞车”现象将得到有力缓解。

因此,该高层建议,待上市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谨慎做出“转板”选择。

【作者:华观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创业板IPO实施或已临近

齐鲁证券:

近期已上报至国务院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暂行办法》)显示,该办法施行时间初定在2009年5月1日。2008年12月13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适时推出创业板。

在全球经济衰退和中国经济“保增长、促转型”背景下,创业板推出或可被认为恰逢其时。国内自主创新、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正蓬勃涌现,对资金的渴望急需满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融资不畅一直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加之近期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更为困难。适时推出创业板,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融资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我们认为,创业板的适时推出,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或将形成主题性的投资机会。

【作者:齐鲁证券 来源:上海证券报】 IPO现股托 20家公司申报上限价格高于正常水平

去医院要防医托,逛酒吧得防酒托……现在,投资者还要提防新股发行的股托——IPO询价阶段报出天价,但真正到了申购时,却放弃申购。   昨日,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去年3月以来36家询价机构出现 “只询价不申购”情况,其中,中原证券和景顺长城基金两公司违规情况严重,遭到警告处分、责令其整改3个月、整改期间暂停询价资格。

“这种情况在去年大环境不好的背景下屡见不鲜”,国内某知名券商一资深投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说白了,这就是股托,询价机构为IPO企业造声势,拉高发行价。而其中,受益最大的显然是IPO公司,发行价越高,募集的资金越多。”

《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到,去年3月之后发行的公司达50多家,而在询价阶段,询价机构存在“关系报价”、“人情报价”嫌疑,报出天价的上市公司超过20家之多。

一般而言,在新股发行的询价阶段,承销商将向众多机构发出初步询价邀请,询价机构则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对IPO公司的询价申报。而最终确定的新股发行价格,则在询价申报价格的下限与上限之间。如果询价机构的报价高于最终发行价,说明询价机构能够以低于自己预期的价格申购新股,显然应参与申购。然而,类似中原证券和景顺长城这种,多次进行高价申报,最终却又放弃申购的,显然就有些不合常理了。

那么,如何来界定询价申报是否异常?“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去年3月之后,共有56家公司发行新股,询价申报下限的平均价格为7.82元,平均上限为20元,上限与下限均价之比是2.56倍,也就是说,如果询价机构申报的价格超出了申报上限的正常水平(即下限的2.56倍),那么这种申报情况就存在疑点。”

如果说出于特殊的技术原因,个别询价机构申报价格离奇偏高,尚属情有可原,但记者统计发现,在去年3月之后发行的56家公司中,竟有20家公司的申报上限价格高于正常水平,有些甚至远远高于申报上限。数据显示,申报异常的公司占IPO公司总数的35%,这种情况理应引起管理层的关注。

现象扫描:上下限价差最高达4.55倍

“对于一家IPO公司申购价格的判断,不同机构可能存在不同预期,在不同市场环境之下,的确存在不同的估值标准”,某券商策略分析师分析说,“但如果出现如此多的询价机构乱报价,的确有些不正常了。可以说,去年中小板公司的询价申报显得混乱不堪。”

记者统计发现,如果以询价平均水平作为正常水平来判断的话,那么有些询价机构申报的价格确实高得有些离谱了,有些公司的申报上限价格竟然是下限价格的4倍,甚至更高。

其中,比较典型的如升达林业,该股去年6月25日招股,询价申报下限价格为2.5元,但申报上限价格竟然高达11元,为下限价格的4.4倍,而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为4.56元。金飞达(002239)情况也类似,申报下限价格为5.71元,但申报最高价竟然高达26元,上限价格达到下限价格的4.55倍。上述两家公司,也成为去年3月以来,询价申报上下限价格最为悬殊的两家。

此外,申报上限价格超出申报下限价格3倍的公司还有北化股份(002246)、天威视讯(002238)、濮耐股份(002225)、恒邦股份(002237)、大东南(002263行情)及伊立浦(002260)等。

除了中小板公司外,主板公司新股发行中,同样存在申报价格离奇偏高的现象,如金钼股份(601958),该股当时申报下限价格为10.1元,而申报上限价格达到35元。

背景分析

时处金融危机高潮期逆市报高价动机何在

根据管理层有关新股发行指导意见,发行价格应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30倍市盈率,然而,从去年询价机构申报的价格上限来看,56家公司的申报价格上限所对应的市盈率超过30倍,24家公司超过40倍,而北化股份(002246)和天威视讯(002238)申报上限价格对应的市盈率更是在60倍以上。

询价机构究竟是真的看好这些公司,还是估值能力欠缺,还是不负责任地乱报价?其实,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层所指出的询价机构乱报价现象是从去年3月开始的,而此后正处金融危机集中爆发、A股市场不断暴跌期间。而上述20家存在疑点的IPO公司的招股时间是去年4月~7月间,彼时,上证指数已从3月前的4000多点跌到了2000多点。

同样是在这段时间,建设银行、中国太保等大量次新股出现破发潮,在这样糟糕的市场环境下,为何询价机构还敢于逆市报出高价?询价机构乱报高价,然后又放弃申购,其背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当中又隐藏了怎样的利益链条?

【作者:曾子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重庆九龙坡银屑病医院去哪家好

重庆牛皮癣医院排名榜

上海妇科医院哪家较好一点

重庆九龙坡治疗牛皮癣那里好

上海糖尿病专科哪家好:老年糖尿病用什么药好 糖尿注意三大用药方法